兖矿集团:高起点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

2019-01-14 09:17:00 来源: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  2018年,兖矿集团取得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:全年完成煤炭产量1.62亿吨,跃居全国第四;营业收入2400亿元,年末资产总额3050亿元;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,超额完成山东省国资委下达的任务,提前两年实现“十三五”目标。

  2019年,兖矿集团描绘出更加宏伟的蓝图:做强四大核心基地、构建动能转换“3+4”模式、加快六项变革驱动。

  站在“历史性”新起点之上,兖矿集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。

  创建企以来最好成就

  首次进入世界500强,是兖矿集团的“历史性”成就。

  “在集团公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。”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说,“世界500强的品牌溢出效应、资本倍增效应和财富聚合效应充分彰显,企业社会影响力、市场美誉度、舆论关注度全面跃升,赢得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市场话语权和发展主动权。”

  世界500强给2018年的兖矿集团带来了“重力加速度”,使得兖矿集团在主要经济指标、国际化进展、企业混改等方面亮点纷呈,全年完成煤炭产量1.62亿吨,同比增加2700万吨,跃居全国第四;营业收入2400亿元,年末资产总额3050亿元;在消化亏损企业治理、三供一业改造费用、化解过剩产能影响效益56.6亿元的情况下,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,超额完成省国资委下达的任务,提前两年实现“十三五”目标。兖煤澳洲发挥整合协同效应,放大优势矿井产能,预计实现利润64亿元,规模实力、发展质量、盈利能力创出新高。化工公司实现利润10.85亿元,所属单位历史性全部盈利,一举扭转长期亏损的被动局面,71户“僵尸”和拟退出亏损企业基本出清,采用引进战略投资者、股改上市、兼并重组、骨干员工持股等方式,累计实施混改企业86户,占权属企业的61%……

  李希勇总结说,2018年兖矿集团之所以取得“历史性”成就,得益于构筑双入双创党建模式,全面深化了从严治党;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,集聚了创新发展优势;推动主导产业协同发展,发挥了效益支撑作用;推动国投公司规范运行,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;发挥资本运营倍增效应,增强了融合发展能力;推进和谐矿区建设,持续了提升幸福指数。

  “这些成绩的取得,凝聚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,凝聚着省国资委、省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关心和支持,凝聚着各级组织和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。”李希勇说。

 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

  在2018年12月29日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,兖矿集团向外界展示了2019年工作思路和目标:做强四大核心基地、构建动能转换“3+4”模式、加快六项变革驱动。该目标开启了兖矿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。

  据会议透露,2019年兖矿集团将集中优势资源,优化区域布局,做优做强本部、陕蒙、澳洲、上海“四大核心基地”,形成多元支撑、协同创效的发展格局。构建动能转换“3+4”模式,推动煤炭产业安全开采、高效开采、绿色开采、经济开采;推动化工产业大型化、园区化、高端化、终端化;推动物流贸易国际化、智慧化、规模化、园区化三个主导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煤电一体综合利用、有色金属综合开发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和新型能源四个新兴产业加快培育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, 推进数字转型、治理结构、产权制度变革、发展方式、动力引擎和运营模式六大变革,实现科学精益管理。

  “世界经济格局处在历史变革的转折点,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兼并重组机遇难得,未来三年将有一批产业消亡或崛起,为兖矿抢抓产业调整、并购重组机遇提供了空间。”李希勇分析认为,“未来3~5年是国家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时期,也是兖矿新一轮战略机遇期。这个机遇期,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集中发力期,是实施战略兼并重组、数字化转型的攻坚突破期,更是实现500强争先晋位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逆势赶超期。”

  今后5年,兖矿集团总体目标是:力争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、化工产品产量1500万吨、资产总额5000亿元、营业收入5000亿元,盈利能力翻一番,建成全球一流的绿色能源供应商和国际化矿业集团。

  2019年是兖矿集团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、实现优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。2019年兖矿集团目标任务是:完成煤炭产量1.73亿吨,化工产品产量845万吨,营业收入2700亿元,利润总额100亿元,进入世界300强;加快构建“1+N”上市格局,确保集团整体混改率、资产证券化率达到两个90%。

  “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李希勇说,“要保持战略定力,紧紧扭住目标,注重稳扎稳打,加强协调配合,把握好节奏力度,趋利避害、抓住机遇,乘势而上、攻坚克难,加快兼并重组步伐,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推动企业高效跨越发展。”

  实施三年提升工程,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础基石

  “思维理念创新是最根本、最关键的创新,是实现新一轮高效跨越发展的前提基础。”李希勇认为,“实现集团今后5年规划目标和2019年目标任务,必须从灵魂思想深处进行彻底的自我反思、自我革命,坚决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、固有模式、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。”

  李希勇认为,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,要坚定不移树立战略性、国际化、创新性、数字化、系统性和逆向式“六大思维”,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、体制机制改革上、核心技术研发上、新旧动能转换上、加快数字转型上和激发微观活力上实现“六大突破”。

  “破茧才能重生、破局才能成功。”李希勇说,“实现新一轮优质高效发展,就要聚焦动能转换主题主线,落实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,集中优势资源,突出重要领域、重要任务,狠抓关键主体、关键节点。”

  为实现新一轮优质高效发展,兖矿集团启动“三年提升工程”:第一年优化完善、第二年深化提升、第三年巩固拓展,启动党的建设、企业文化、队伍素质、和谐氛围“四个提升工程”。

  李希勇解释,实施党建三年提升工程,是为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名牌。完善“双入双创”党建模式,深化“12345+N”运行体系,注重选点树标、以点带面。采取分线考核、分专业排名,创新领导班子考评方式,形成能者上、庸者下的用人环境。

  实施文化三年提升工程,是为了构建具有国企特色的文化基因。发挥企业文化导向、约束、凝聚、激励、辐射、品牌“六大功能”,持续改造传统基因,更新核心价值理念,形成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文化。秉持“创造智慧动能、引领能源变革”的使命,树立忠诚、担当、创新、开放、卓越的理念,延伸建立子文化,明确新的安全观、质量观、人才观、廉洁观,推动企业文化固化于制、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
  实施全员素质三年提升工程,是为了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干部队伍。坚持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相结合,畅通引才育才用才渠道,推动全员素质显著提升、干部作风显著转变、人才结构显著优化,形成人才活力竞相迸发、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。深化“狮子型”干部培育选拔和职工素质提升工程,统筹推进专家团队、专业技术人才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发挥人才库“储备池”作用,形成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、衔接有序的干部人才梯队。

  实施和谐氛围三年提升工程,是为了营造共建共享的稳定环境。深入开展“暖心行动”、“感动兖矿”人物评选等活动,严守民生“四条底线”,完善困难职工生活保障体系,加大驻外开发职工和家庭关心帮扶力度,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、归属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深化工资效益联动机制,实现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。

  “把握集团公司战略机遇期,实现新一轮优质高效发展,迫切需要以党建品牌引领方向、文化基因凝心聚力、发展环境保驾护航,形成同舟共济、群策群力、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。”李希勇说,“我们集中力量攻坚突破,奠定未来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石。”(吴玉华)

责任编辑:殷会丽
新闻关键词: